作为兖州大郡,济阴八县的户口十分稠密。
户超过二万一千,口近十万二千,是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地。
郡内有多条东西向的大河,更有菏泽、雷泽、大泽等蓄水量极大的湖泊,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农田养护水平高,亩产较丰。
如果在后世,这就是「财税大户」,此时也一样。
河南这个四战之地,一旦真正站稳脚跟,打得周围群狼不敢扑上来撕咬你,那后劲是真的足,长期交锋下来,别人已经当裤子,你却还大鱼大肉有饭吃,真心让人绝望。
邵勋已经记不得多少次靠河南稳定的粮帛产出来渡过难关了。
这是现阶段大梁朝真正的根基。
济阴太守是关西人傅咏,原镇西将军幕府铠曹。
金正出任供军监后,不需要那么多幕僚了,于是推荐了一些人出府担任地方官,傅咏就是其中之一。
此刻他正跟着邵勋身后,仔细介绍着:「去罗秋收纳得田租十二万二千四百斛、户调绢六万一千五百匹、绵六万斤,另得粮一万二千斛存入义仓。」
「力役(庸)呢?」邵勋问道。
「大多用绢布冲抵了,得三万匹左右。」傅咏回道。
邵勋点了点头。
一般而言,王朝初期的自耕农日子还算不错。
毕竟人真的太少了,人均土地拥有量太多了。而当你人口变成一亿、四亿乃至十亿,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以前十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亩产却没增长十倍、几十倍的时候,人均粮食占有量就会大大降低,就会饿肚子。
济阴郡的地其实还有不少,都是前些年度田之后从豪族手里取得的,不过需要开荒。
这些土地被称作「公地」,很多民家让小孩驱赶牛羊去吃草,或者去砍柴,郡县并不管。
陈留的左金吾卫有不少府兵余丁,他们是很愿意来济阴开荒的,目前这个口子还没开,朝廷优先把他们往南边赶,或者招募出去当兵,但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小规模私下里偷着开荒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或许,早晚有一天会开禁吧,邵勋尽量往后拖一拖,将这项博取美名的好事留给继位之君。
「粮帛之外,其他的呢?」邵勋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森林,问道。
在河南看到这种占地极广的森林,有时候你会觉得很违和。
但这就是现实,开发程度不够。
济阴郡与唐代曹州地域大致相当,后者在开元末的人口约七十二万,后世山东菏泽人口则超过870万一一大梁朝的十万人口与其相比,简直像是个玩笑。
邵勋眼前这个面积广阔的森林在唐代大概已经被砍光了,全部变成了乡村、农田,就像他在广成泽做的那样。
朝廷在济阴度田,「田」只是度出来的一部分,河湖、森林、竹林、草场度到的更多士族有时候会建别院打猎。他们这种别院往往依山傍水,将周围很大一片山林河湖囊括在内,生有不少野生动物,可见一斑。
当然,邵贼也不多让。
他的洛阳西苑周回数百里,经常被拿来围猎练兵,也是相当惊人的规模。
「回陛下,本郡河湖众多,鱼极多也。」傅咏说道。
「朕在汴梁,为何不曾听到济阴鱼之名?」邵勋问道。
「獭暴,百姓不敢捕鱼。」傅咏回道。
邵勋忍俊不禁。
傅咏的意思是水獭太多、太厉害了,所以老百姓不敢捕鱼。
「荒唐!」他笑骂道。
傅咏也无奈道:「百姓是这么说的。」
邵勋摇了摇头,不再纠结此事,又问道:「郡中春耕毕否?」
「已毕。」
「所种何物?」
「大多是粟,少数人春播小麦。」
「去岁严冬,麦苗可曾被霜雪打坏?」
「未曾见到多少。」
「此事你要多去各县看看,别光听县令、乡长说。」
「是。」傅咏汗颜道。
邵勋沿着森林边缘继续往前走。
黄头军一部千余人已入得林中,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仔细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