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
董昭曾被郡里举孝廉,并任瘿陶县长、柏人县令。
袁绍听闻他的大名,辟除他为参谋军事,也就是俗称的参军。
袁绍和公孙瓒交兵前期,公孙瓒占据明显优势。
双方界桥之战时,钜鹿太守李邵及郡中大族都趋炎附势,想投资公孙。
袁绍心里就有点慌,让董昭主理钜鹿。
当时袁绍问:先生将怎么治理钜鹿
董昭说双拳难敌四手,我一个人的智慧,很难应付全郡的合谋。
我想以利诱之,以言动之。但这事儿不能说太细,只能到时临机而动。
袁绍也不算太笨,就不再细问。
董昭到钜鹿,暗访得知,郡内大姓孙伉等人为挑事者。
他就伪作一份袁绍的文告张贴在城门,文告内写道:
今已捕得安平贼人罗侯张吉。据张贼供述,他们将要攻击钜鹿,其内应为贼人故孝廉孙伉等。今传檄到郡,收捕贼人,只限其身,其余妻子儿女不论。
你甭说,董昭这招大棒策略迅速奏效,孙伉等一班刺头很快被收拾,那些潜在份子立时收敛羽毛。
接着,董昭又安抚百姓,喂以胡萝卜,钜鹿之乱迅速平定。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对董昭大大点赞。
当时恰逢魏郡太守栗攀为乱兵所杀,于是又任命董昭兼领魏郡。
是时前线吃紧,魏郡也乱作一团,贼人数以万计往来市井,搅得全郡不安。
董昭拉拢一派、打压一派,分化瓦解,很快又把魏郡平定。
但以袁绍的尿性,他手下只要有点能耐的,他一定要么弄死要么弄丢。
果然,这个魔咒又应验了。
原来,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任职。
张邈名列“八厨”,是汉末有名的大侠。
说起来袁绍、曹操、张邈都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但在共同讨董时,袁绍趾高气扬,剩蛋得不得了,张邈说他了两句,袁绍就要派人喀嚓了张邈,二人于是反目。
可能是董昭一人兼任两郡太守太红惹人眼的缘故,袁绍手下就有人翻起这段闲话。袁绍呢,就要收拾董昭。
董昭却不像田丰一样死脑筯,对袁绍说他可以作为全权大使打通长安朝廷关节。
袁绍一听,这样也不错,就放他西去。
董昭赶紧溜之乎也,不想人算不如算,他到了河内,却被河内太守张杨扣留。
董昭没办法,就通过张杨上缴印绶,朝廷却再拜他为骑都尉。这样,他就留在了张杨处。
当时,曹操自领兖州牧,也想和朝廷拉好关系,就派使者给张杨,说想借道通使长安,张杨却不想卖曹操的面子。
董昭这个敏锐的家伙立刻又看到了机会,就对张杨说:
如今袁曹虽然亲得穿一条裤子,但这两人终不是一路人,后一定闹掰。
曹操如今虽然还不强,但其人天下英雄,终不居人下。
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助他上通朝廷,并表荐他官职,与其结交,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言人之所必中,不得不说,董昭这分析、判断、口才能力,都堪称一绝。
张杨于是通好曹操,并上表向朝廷荐举。
董昭又发挥善假传命令的专长,替曹操给长安正掌权的李傕、郭汜去信,并根据各人爱好,捎去各种不同的土特产。
另一方面,董昭又暗中派人通好曹操。曹操这种通透的人物,立马回赠犬马金帛,二人暗通款曲,就此结识。
献帝从长安逃出,从陕县北渡黄河,进入河东郡安邑县。
董昭随张杨前往迎驾,被朝廷拜为议郎。
曹操在许昌平定黄巾,派使者到河东接献帝。但献帝已渡河回到旧都洛阳。
当时,韩暹、杨奉、董承、张杨为争夺控制小皇帝的权利,互相各不服气。
董昭看到杨奉兵马强而外无援兵,于是再次作假书以曹操名义给杨奉写信道:
俺老曹久闻将军大名,对您仰慕已久。今将军排除万难,迎大驾还于旧都,这份功劳,实在是举世难再。
当今天下,群凶纷争,四海不宁,天子威仪,势在维辅。
但这份功劳应该集众贤之力,非一人可以完成。
今将军在内、我老曹在外,将军有兵、我有粮草,我们互通有无,同生共难,定可立不世之功。
董昭这份伪书,立刻勾起了杨奉的雄心壮志。
他得信后大喜,拿起信在各位将军前显摆:
曹兖州近在许昌,有兵有粮,我们应该依靠他啊。
于是表奏曹操为镇东将军,并承袭祖父曹腾的爵位费亭侯。董昭也因传曹操“书信”有功,转任符节令。
同年六月,曹操入洛阳正式朝见小皇帝。
退朝后,曹操专门找到了数次做好事不留姓名的董昭,与他并排坐于残破的洛阳皇宫,向他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曹操还向董昭问计:如今我已经见到了天子,下一步该如何做,请先生教我。
董昭早已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将军今兴义兵以除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这实在是春秋五霸的功业。
如今洛阳诸将,人心各异,将军如果留此,恐怕多有不便。
为今之计,只有迁都许昌,将小皇帝带到将军势力范围方可行大事。
但朝廷刚从西京返回,人心思定,如果再一次移驾,肯定有不同声音。
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希望将军深思熟虑。
董昭这一招,既是建议,也是试探。
他的建议非常有前瞻性,但他也在试探曹操是否有“成非常之功”的魄力。
曹操毫不犹豫地答道:这正是我的本意。
只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兵马强盛,我怕他不会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