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时间,年羹尧与姬眉秋明里暗里交手无数次,不是功败垂成,就是直接败在姬眉秋手中,年羹尧十分不甘,这次终于让年羹尧逮住了机会。
姬眉秋也在关注广场上的动静,待到午时将近,姬眉秋来到方丈室。
“大师,解铃还需系铃人,让我与长安的俊杰对面解说。”
姬眉秋非常清楚皇觉寺广场事件的始末,自己进入长安不久对方就开始布局,太白楼的栽赃诬陷是这个事件线头,从其手法来看,不难看到年羹尧的影子。
既然年羹尧出手了,姬眉秋不可能缩在后面不出头,否则这个闹剧必定越滚越大。
慧可禅师非常欣赏地看着姬眉秋:“你打算怎么做?”
“只需一个高台,姬眉秋自有分寸。”
慧可禅师没有询问姬眉秋的做法,吩咐罗汉堂马上搭建高台。广场上聚集的文人与世子,好奇地看着众僧忙碌。
不到两个时辰,高台搭建好了,姬眉秋缓缓出现在广场上,顿时有人高喊:“姬眉秋,滚出长安。”
“登徒子,滚出长安,别污了佛门净地。”
姬眉秋来到广场时,上万的文人顿时聒噪起来。
香妃躲在厢房内,两只小手紧紧地捏住衣角。
姬眉秋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登上高台。
盘膝坐定之后,流畅的《金刚经》从姬眉秋口中诵出,低沉、柔和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快滚下来,别装腔作势了。”又有人高喊,引起很多人附和,就是没打能断姬眉秋的持诵。
面对上万文人汹涌的气势形成的巨大压力,姬眉秋对《金刚经》的领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将自己的领悟融入《金刚经》的诵读当中,清晰的声音带着姬眉秋领悟到的《金刚经》的意境直达所有人的脑海,与所有人的神魂产生共鸣。
广场的鼓噪声越来越小,上蹿下跳的人也安静下来。
足足两个时辰之后,姬眉秋一遍又一遍地持诵《金刚经》,广场的众人,被妙用无穷的经文吸引,聚在广场的文人与世子,慢慢地出现庄严之色,再也没人鼓噪。
寺内各处,香妃、老酒鬼、达摩祖师与慧可禅师等人,脸上除了庄重,还有欣喜之色,姬眉秋在他们心中的份量,加重不少。
“世间之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眉秋不为自己分辩。”见火候已到,姬眉秋停止持诵,平和的声音传遍广场:“法会盛会惠及万众,雨露均沾,何独眉秋一人受惠。”
“冠军侯,我们相信你。”李白也在文人圈中,一直在替姬眉秋担忧,见时机已到,领头高呼。
“没错,散发谣言者,乃长安罪人,我们需要法华盛会。”
没有慌乱,半个时辰之后,广场恢复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