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五十年代了,就算是现在也有去吃海鲜,烤肉,然后腹泻不止的。
并不是食材不新鲜,而是高蛋白加重了胃肠负担。
连耀没想到姜芙这么聪明。
他们战地医生当时还研究了一番,才得出这个结论。
不料,她稍微思考一下就说出了真相。
想到姜芙的出身,连耀微微叹一口气:“就是这样。后来炊事员把罐头挖出来,混着白菜萝卜一起煮,再给大家吃,就没事了。”
所以,他刚才一阵恍惚,依稀以为自己重新又回到了战场。
意外受伤,被迫从前线退下,对连耀来说,其实是一件很让他无法接受的事情吧?
连耀是1950年10月第一批过江的志愿军,他1952年1月受伤,撤回后方。
按照历史进程,1953年7月,这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反侵略正义战争正式结束。
“在前线是斗争,在后方一样也是斗争。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要时刻提高警惕。战争不一定只发生在朝鲜半岛上,你想保家卫国,机会还有的是。”
如今跟苏联老大哥还是蜜月期,所以姜芙没敢说触红线的话。
不然,她会告诉连耀,别说老美,以后跟苏联也有边界摩擦,流血牺牲。
更别说再往后还有越南也蠢蠢欲动的,咱们的自卫反击战甚至持续到了八十年代末期。
你想打仗,且有的打呢。
说起来,姜芙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作者非要让这么一个年轻的战斗英雄离开战场,窝在东北,娶妻生子,过所谓的“幸福日子”。
可能作为一本女频网络小说,男主在外打仗的剧情不够吸引人?
哎,她都有点同情连耀了。
这一早上,连耀一口饭没吃,光吃惊了。
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居然张口就是主席语录,还用得那么恰当,说明她不只是听过,还真正研读过。
还有,什么叫“机会有的是”?
难道以后还会发动其他大型战争吗?
她是不是从姜父那里听到什么消息了?
建国前,姜父为了提高效率,从欧洲进口了一批纺织机,说不定他就有海外门路,能探听到国际形势?
连耀眯了眯眼睛,语气里暗藏一丝危险:“你怎么知道?”
姜芙不能实话实说,又不希望引起他对自己的怀疑,于是她故意压低声音:“这是东北,除了朝鲜,你说离哪里最近?把你调回这里,也许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她点到为止:“不说了,快吃饭吧,别凉了。”
寥寥几句话,把连耀的一颗心给撩拨得七上八下的!
是啊,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虽然目前两国蜜里调油的,苏联那边又是低息贷款,又是开放边界贸易,又是派遣专家扶持技术的,但连耀毕竟是跟在老首长身边多年的人,他不止一次听老首长感叹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所以,上头竟有这样的考虑吗?
从回国到现在,差不多也有四个月的时间,别看连耀每天照常训练,看不出任何异样,然而在他的心中,还是沮丧的,还是低落的。
当初一起过江的战友,有的牺牲了,有的还在拼命,而战争依旧进行着,只有自己先结束退场,这算什么一回事儿?
所以,连耀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他也曾试图用大量的训练来麻痹自我,可是那和置身在战场上是完全不同的,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直到这一刻,姜芙的话犹如一束火光,刹那间照亮了他逐渐封闭幽暗的内心!
他还有机会!
他更没有被上级放弃!
连耀的两只眼睛亮得吓人,犹如两支火把,正在熊熊燃烧!
感觉连耀好像被自己给忽悠瘸了,姜芙有一点点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