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在一旁听得眉头紧锁,他虽然看重钱粮,但也知道,民为邦本,若民不聊生,再多的钱粮也只是空中楼阁。“公子,如今巴家产业尽归官府,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生产。一来可以安抚人心,让这些人有事可做,不至于生乱;二来,这些盐井矿山,若能善加经营,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源。”
“恢复生产,说来容易。”章邯在一旁泼了盆冷水,“工具残破,人手不足,且大多是些老弱病残,如何恢复?”
扶苏看向相里子:“巨子希望墨家能将你们的机关术、营造法,应用于这盐铁生产之中,设计出更高效、更安全的工具和方法。”
相里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本就对这些技艺之事极为痴迷,如今听扶苏这般说,“公子所言,正是墨家所长!若能得到朝廷支持,墨家弟子愿竭尽所能,改良器械,革新技术,为大秦开辟新的财源,也为那些苦难的黔首,谋一条生路!”
“好!”扶苏当即拍板,“改进事宜,便全权委托给巨子了!张府长,你负责调拨钱粮物资,全力配合!范从事,你负责组织人手,协助墨家弟子进行勘探、试制。”
“遵命!”张苍、范目齐声应道。
相里子更是激动不已,这可是墨家复兴的绝佳机会!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扶苏深深一揖:“墨家上下,定不负公子所托!”
接下来几日,江州城内呈现出一派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忙碌景象。
相里子带着他那十几个墨家弟子,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先是在范目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江州周边的几处主要矿山和盐井。每到一处,相里子都亲自下到矿洞,仔细查看岩层结构、矿脉走向;又去盐井边,观察卤水浓度、熬盐工艺。他时而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敲敲打打,时而取些矿石样本、卤水样本,仔细研究。
那些墨家弟子,则忙着测绘地形,记录数据。他们手中拿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工具,有带着刻度的木尺,有悬着铅垂的绳线,还有一些苏齐也叫不上名字的简易测量仪器。这些都是他们根据墨家典籍和扶苏平日里的一些“奇思妙想”琢磨出来的。
张苍则坐镇郡守府,负责后勤保障。他从查抄巴家的府库中,调拨出大量的铜、铁、木材等物资,供墨家弟子使用。又按照扶苏的吩咐,在城内征集了一批铁匠、木匠,暂时归相里子调遣。
苏齐则乐得清闲,每日里不是去营地那边看看那些盐奴矿奴的恢复情况,逗逗孩子,就是跑到相里子他们的工坊里,看他们捣鼓那些新奇玩意儿,时不时还冒出几句似是而非的“指点”,引得那些墨家弟子又敬又奇。
这日,相里子带着几个弟子正在郡守府后院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对着几块铁料和一堆木炭发愁。他们想锻造一批更坚韧的矿镐,但本地铁匠炉温不够,反复锻打,铁料中的杂质依旧难以去除干净,打出来的镐头虽然比巴家原来的强些,却也有限。
“巨子,这炉子还是不行啊,”一个年轻的墨家弟子满头大汗地拉着风箱,看着炉火的颜色,无奈道,“火色发黄,上不去青白之焰,这铁料烧不透,里面的渣滓就逼不出来。”
相里子眉头紧锁,他何尝不知。墨家典籍中倒也记载过一些提升炉温的法子,比如改进风箱,增加进风量,或者改变炉膛结构,但都需要时间和材料去尝试。
苏齐恰好踱步至此,见状便问道:“巨子可是为这炉温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