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我发现最近的学习一直在围绕钙离子展开。
梦:是的,钙离子对生命非常重要,钙离子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助你把生命的外壳层层拨开。
强:学习了这么久,还不清楚钙离子是如何被消化道吸收的?
梦:消化道吸收钙离子有两种机制,一是主动转运,二是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腔中的钙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肠黏膜细胞。肠黏膜细胞吸收钙离子不是自用,而是将钙离子输送进入血液形成血钙,这就需要转运工具钙结合蛋白。在肠黏膜细胞内钙离子被钙结合蛋白吸引,并将钙离子运到细胞的基底侧膜,凡是运输工具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通过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钙离子逆浓度梯度泵出肠黏膜细胞进入细胞外液,最终进入血液形成血钙。肠黏膜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和离子泵两个动作完成钙离子的运输,这其中钙结合蛋白发挥重要作用。
强:钙结合蛋白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梦:不是钙结合蛋白有特殊之处,而是钙离子有特殊之处。我们知道钙离子是个高级工匠,肠黏膜细胞就是个中间商,充分利用了钙的能力,钙结合蛋白就像一个半成品,需要钙离子自己组装发动机才能行驶。当然肠黏膜细胞也不能做的太过分,还是雇佣了一个维修工“维生素D”协助钙离子组装发动机,在维生素D的协助下钙离子将待安装的“Ca2?-ATP酶”与钙结合蛋白组装成完整的交通工具。缺失维生素D则钙离子无法完成交通工具的组装,只能滞留在肠黏膜细胞内,所以维生素D能增强肠道对钙离子的主动转运吸收。
强:中间商真是可恨,这种黑心事都做的出来!
梦:你也不能单独责怪肠黏膜细胞,根源在于木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太严格,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只能偷工减料。钙离子是为了肝工厂招聘的,肝工厂把任务交给胆来负责,胆的本质工作是垃圾处理站,又多出一个离子吸收任务,胆是清水衙门,手里没资源,只能依靠与小肠的深厚友谊,软磨硬泡地让小肠增加一个离子吸收业务。
强:胆可不是清水衙门,胆的油水可不少,从胆流出的脂肪可是很可观的。
梦:胆只能管理一些肝工厂当垃圾抛弃的脂肪和胆汁,虽然垃圾回收有利可图,但只局限于脂肪,没有能量和货币。胆与小肠的情谊归情谊,生意还得另算,小肠建立新的开采业务需要成本和能源吧?胆只能用脂肪抵账。小肠招聘维生素D需要工资吧,胆只能用脂肪抵账。肠黏膜细胞需要采购矿车吧,胆还是只能用脂肪抵账。所以胆与小肠达成低配版的合作协议,低配版的后果就是吸收钙离子的效率低。
强:看来胆对钙离子的吸收没有尽职尽责,为什么不向肝脏申请经费呢?搞得如此拮据。
梦:你错怪胆了,胆是木企业的初创元老,别看木企业当下风光,可是在创业阶段是何其艰难,是没有额外经费的。胆为了提高钙离子的吸收也是费尽心机。钙离子的水溶性低,于是胆从脂溶性方面想办法,充分利用资源,尽心尽力地协助的小肠的吸收。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将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使脂肪易于消化分解。脂肪分解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钙离子在小肠的吸收。企业一旦走上正轨,许多过往就会成为既定事实和固定成本,再为胆加大投入就很难了。任何资源投入垃圾处理站都是浪费的行为,所以胆只能负重前行。
强:吸收钙离子还有个“被动扩散”的途径,胆不能利用增加钙的产量吗?
梦:被动扩散主要集中在回肠和结肠,距离胆很远,胆的影响力延伸不到那里。回肠吸收的钙离子属于心血管系统的自用钙,结肠吸收的钙离子属于金系统的自用钙。火、金系统对钙离子的需求没有肝工厂那么迫切,而且需求量低,于是采用不耗能的被动扩散的模式采集钙离子。有钙离子来投奔就接受,没有也无所谓,主打一个佛系。当回肠和结肠的肠腔内钙离子浓度较高时,钙离子可以通过细胞旁途径,顺着电化学梯度,从肠黏膜细胞之间的间隙进入细胞外液,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钙。由于被动扩散不消耗能量,吸收速率取决于肠腔内钙离子的浓度差以及肠黏膜的通透性,吸收量比较少。
强:这么看来肝细胞是否缺钙,原因在胆,补钙的同时要强胆。
梦:是的,单独补充钙是无用的,需要胆汁和维生素D的协助,缺少哪一个都是无效的补钙。
强:为什么黏膜细胞雇佣维生素D,协助钙离子吸收?
梦:因为维生素D属于脂质物质,在胆的可操控范围内,加上维生素D与钙离子具有亲和力,雇佣关系自然就达成了。胆汁协助小肠消化吸收脂质,其中包括胆固醇,胆固醇又是维生素D合成的前体物质。在皮肤中胆固醇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先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又被运输回肠黏膜细胞,属于旧地重游。维生素D协助钙离子吸收,钙离子进入肝脏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促进胆固醇的吸收,胆固醇又可转化为维生素D,这样钙与维生素D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
强:胆好像十分偏爱钙离子,钙离子对胆有什么有什么好处吗?
梦:胆知道钙离子得来不易,对钙离子的偏爱异常的执着,生怕流失。我们知道,钙离子能促进肝脏内胆汁的分泌,肝脏内胆管附近的钙离子浓度更高,在胆汁分泌的时候,有些钙离子会一同流失,进入胆的管辖区。胆对肝脏泄漏钙离子非常不满,于是想方设法滞留钙离子,直到形成胆结石。所以钙离子对胆没有好处,都是坏处,胆管不是钙离子的正常排泄途径,肾脏才是钙离子的排泄途径,胆汁中的钙离子属于肝脏的意外事故。
强:分明是胆的重吸收使胆汁浓缩,才令胆汁内的溶解物析出的,怎么能说胆偏执呢?
梦:你说的只是表象,溶液浓缩虽然能加速溶质析出,但不是胆结石的成因,单独由溶液浓缩导致的结石是尿结石。胆汁与尿液具有本质的区别,尿液属于水溶性溶液,而胆汁属于脂溶性和水溶性结合的溶液,在胆汁中存在大量脂类物质。水分减少对水溶性的影响较大,对脂溶性的影响较小,而在胆结石的成分中,水溶性物质的碳酸钙和磷酸钙只占少量,多数都是脂溶性的胆固醇和胆红素。所以导致胆汁结石的直接元凶是降低脂溶性的物质。
强:这个导致脂溶性下降,使胆结石的元凶是什么物质?
梦:是黏蛋白。黏蛋白主要由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泌,作用是在胆管和胆囊的内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黏液保护层,使上皮细胞免受胆汁中胆汁酸和胰蛋白酶的侵蚀,同时也能防止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与上皮细胞直接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黏蛋白有助于胆汁在胆管和胆囊内的流动,减少胆汁流动时对胆管和胆囊壁的摩擦,使胆汁能够顺畅地在胆道系统内运输,防止胆汁淤积。黏蛋白还能与胆固醇、胆红素结合,增加胆固醇、胆红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维持胆汁成分的平衡。
强:这么看黏蛋白是个正面角色,怎么会导致胆结石呢?
梦:是的,黏蛋白对胆囊和胆管非常重要,当黏蛋白不足时,胆囊的上皮细胞直接外露,就会被胆汁侵蚀形成胆囊炎,胆囊炎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进入修复与侵蚀的拉锯战,发展成胆囊息肉。胆汁是弱碱性的混合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黏蛋白会兢兢业业的保护胆囊和胆管。如果胆汁的环境变化成酸性,那么黏蛋白就会脱离粘膜组织自主创业,黏蛋白建立的私营企业就是主营“结石”业务。所以不是黏蛋白的变坏了,而是胆环境恶化了。
强:胆汁中含有胆汁酸,为什么胆汁反而是弱碱性?
梦:胆汁中含有许多脂类物质,脂质的本质是羰基连接的多醇,碱性环境能增加脂质的溶解性,比如僵尸利用碱与脂肪合成洗涤用品的肥皂,就是利用这个性质。胆汁的碱性由碳酸氢盐和磷酸氢盐提供,以钠钾盐为主,使胆汁呈现弱碱性。虽然胆汁中含有胆汁酸,但主要以胆汁酸盐的形式存在,也是钠盐或钾盐。胆汁酸盐类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现一定的碱性。胆汁酸是一类弱酸,虽然能提供少量的H+,但被碱性物质中和,使得胆汁整体表现为弱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