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陛下,此事是否再等几年再议为妥?否则,怕是力有不逮呀。”
刘昊:“文若此言在理,天下那么大,分封一事,非一朝一夕可以为之,”
“但功劳需要累积,随着各地兴建的工坊,逐渐步入正轨,”
“所产出的商品,单只大汉一地,必然消化不掉,”
“诸位也都看见了,之前朕率大海轮下西洋,天下各地,”
“竟连小半船的货物都难以吃下,天下这个大市场,也需要尽早培养,”
“把天下这个大饼做大做强,越早培养起来,各地子民越早获利,”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但也不可不为,”
“就暂且拿一分力出来,操办此事即可,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全都听明白了。
所谓的分封有功之臣,不是指过去的功劳,而是指新立的功劳。
这昏君,当真会拿捏人心。
把大饼画出来,先摆到众臣面前,这样一来,凡是想分封为王的,就都会支持他。
不但把宝藏图拿出来给大家看,还把方法教给大家了。
用买奴隶为借口,我们买奴隶,不是为了奴役他们,而是本着传授圣人之学,给天下奴隶带去文明。
谁胆敢阻拦,就是有阻碍推广文明,就是见不得天下人变好。
只要宣传到位,谁敢阻拦,就连他们自己家的奴仆都不答应。
就是要借用全天下的民意,对全天下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呀。
此事一但做成,所有参与推行此事的人,全部流芳百世。
而且,还要坐拥天下宝藏。
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名利双收。
就是这件事过于巨大,没有前车之鉴,让人忐忑不安,心里没底。
“陛下打算如何使用这一分力?”
刘昊指向地图上大洋彼岸的那片大陆,首先指向加勒比南部的一片大湖。
“这片湖及其周边,埋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这里可为一个封国;”
又指向桑巴大陆的南部高原。
“这里埋藏着无数的铁矿,也可划为一个封国;”
又指指雨林及其北部:
“这里气候温和,最适合开垦良田,并且在这一带,既有石油,又有铁矿铜矿,可为第三个封国;”
最后指向大陆最窄处。
“这里最适合开凿运河,使东西两岸的货物,从此间往来运输,”
“乃是该片大陆,最为重要的战略要道,且极其适合粮食生长,可由朝廷直接管辖,”
“吕布吕奉先有经略倭奴国的经验,可由他做典范,”
“只要他能率军,攻取这片要道,献给朝廷,就是大功一件,”
“这三处封国,便任他挑选,诸位意下如何?”
武将虽然有人不满,为什么是吕布这个三姓家奴?
但二荀、田丰等人都知道,陛下所说的经略倭奴国经验,其实是指,他们之前达成过交易,合作的非常愉快。
吕布必然对陛下的这一新政,深信不疑,必然全力去做。
只要把吕布树立起来,众人便不再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