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斥候匆匆赶来,送上密信,声音中带着一丝紧迫:“王爷,盛安城锦衣卫指挥使傅文杰加急密信。”
叶辰心中一凛,迅速接过信封,拆开查看。信纸上,傅文杰的字迹有力而清晰,映入眼帘的内容让他不禁皱紧了眉头。信中所述,今年科举考试中,竟发现几十名考生姓名中暗藏玄机,分别为曹姓、张姓、兆姓、朝姓、章姓、常姓,这些姓氏经过仔细甄别,已有十名被确认为改名换姓的前朝皇族余孽。
叶辰看完信,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但随即又被严肃所取代。他抬头看向苏凌峰与苏沐雪,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看来,我们之前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这些余孽真是无孔不入,竟妄图通过科举混入朝堂。”
苏凌峰闻言,神色一凛,满脸严肃:“父亲,此事必须谨慎处理。一旦打草惊蛇,他们可能会狗急跳墙,引发更大的动乱。”
叶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不错,我们必须暗中调查,找出所有潜藏的前朝余孽,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同时,对所有赵姓大臣的监视也不能放松,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苏沐雪看向叶辰,兴奋地说道:“夫君,多亏了你,二十多年前就制定了科举考试和严查六代的制度,这才让这些余孽无所遁形。科举考试不仅为朝廷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更是成为了我们识别前朝余孽的一道重要防线。”
叶辰闻言,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深知,科举制度的确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更为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严查六代的制度,更是确保了每一位进入朝堂的官员都身世清白,无懈可击。
“是啊,”叶辰感慨道,“科举考试和严查六代的制度,是我们大夏王朝得以稳固的基石。这次能够及时发现这些余孽,也多亏了盛安城锦衣卫的细心甄别。不过,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谨慎行事。”
“这个该死的叶辰,不仅制定了科举考试,而且还搞出了一个严查六代的制度,害的我们根本就没法混入大夏的朝廷。”一名身着黑袍的男子愤怒地吼道,他的脸上满是恼羞成怒的神情。
“大哥,如此一来,我们想要混入朝堂的计划岂不是要落空?”旁边的一名瘦子满脸疑惑,声音颤抖着。
黑袍男子狠狠瞪了瘦子一眼,“慌什么!我们还有机会。”但他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可是大哥,这叶辰如此谨慎,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又一人难以置信地问道。
黑袍男子沉思片刻,脸色愈发严肃,“哼,既然明着不行,那我们就来暗的。派人去散播谣言,就说叶辰的这些制度是为了打压百姓,让他们心生不满。”
“这能行吗?大哥。”瘦子还是一脸的不确定。
黑袍男子怒喝道:“行不行都得试试!再想办法联系那些已经被拉拢的江湖势力,让他们制造更多的混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众人面面相觑,震惊于计划的改变。
这时,一名探子匆匆跑来,“大哥,不好了,我们派出去的几个人都被抓住了。”
黑袍男子瞪大了眼睛,“什么?怎么会这样?”
探子战战兢兢地回答:“好像是朝廷提前有了防备。”
黑袍男子气得一脚踢翻旁边的凳子,“可恶!这叶辰难道能未卜先知?”他在原地来回踱步,心中满是愤怒和不甘。
“大哥,现在怎么办?”众人都望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