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远让报社将已经排版和印刷好的报纸弄出来,依靠第五行动处强大的人力以及物力,将这些报纸散发于沦陷区和国统区。
其中,尤以豫省,苏省,皖省,冀省为主要目标。
宋明远来这么一手,自然是有原因的。对于他来说,这么做可不会无的放矢。
他要再一次通过舆论的力量,让外界的社会底层百姓知道,鲁省人民过的是什么日子。
两厢一对比的情况下,人的心里就会滋生出不平衡的念头,凭什么他有的生活我没有,我也要去鲁省生活。
于是,宋明远的阳谋的就达成了。
虽说现在的鲁省人口早已经超过了百万之众,但这个动乱的年代谁又会嫌弃人多呢!
再说,宋明远可是不缺粮食,更不缺可以耕种的土地。
两天的时间,到八月六号时,鲁省周边的几个省已经被舆论湮灭了。
只不过这样的情形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
最开始的时候,舆论的风波还不是很大,这个时代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可是不多。因此,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看不懂。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百姓们就算能看懂,你觉得谁会花钱去买它。忙活奔波一整天说不定连肚子都填不饱,就更不要说去买什么精神食粮。
这些挣扎在温饱线,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底层人员,可没有文人的闲情雅致。眼睛一睁就是为了生计奔波。
所以,这些报纸在上述地区的情形也是各不相同。
国统区,达官显贵们看到报纸后,也是嗤之以鼻。嘴上还时不时冒出几句脏话,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宋明远这么做就是浪费。
那些老百姓或者说那些社会底层人员,他们哪里来的资格吃肉?哪里来的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去读书?
在这些所谓的“读书份子”眼中,他们就觉得人就应该是有等级划分的,也分三六九等。
很显然,这群人或者说是和小鬼子一样的“畜生”,他们就觉得压榨社会底层人员是应该的。
每个月给他们一点微薄的收入,或者吃一些连狗都不吃的东西,不至于被饿死,就已经是自己大发慈悲了。
至于说想要活得更好,有房子住,生病有医生看?
怎么可能!
你日子过的好了,有房子住了,有学上了,那这些“畜生”们还怎么活的好,体现他们的优越性?
不过,还有一个阶级表现得却是完全的不同,那就是——学生。
他们当中不乏有来自社会底层人家的孩子,起初他们看到这样的消息,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在他们的印象中,清朝灭亡以后,国府统治华夏这都接近三十年了。底层人员的生活依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还要每天被达官显贵进行压榨。
可随着第五行动处的发力,你说老百姓不识字买不起报纸,那好,我安排人来给你读。
就这样,随着传播范围的越来越广,涉及到的人群越来越全,大家都相信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人们联合起来要求达官显贵给他们涨工资。但,就算是这样的形式下,这些“畜生”依旧是没有答应。
于是,工厂的工人联合起来开始罢工进行游行,甚至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人直接辞职,将自己的重要技术一并带走了。
为了帮助自己的父母,学生们也是罢课,加入到这个庞大的队伍当中,事情颇有一股愈演愈烈的情形。
另一边,小鬼子占领的冀省,北平以及津市等地,情形又是另外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