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春之萌·立春初逢薄荷仙
第一回
戊申年立春,青冥山的残雪尚未褪尽,松针上的冰棱却已滴下第一缕春水。清越背着渗着药香的竹篓,药锄尖儿划开冻土,惊起一只蛰伏未醒的蝼蛄。他蹲下身,用指尖拨弄石缝间的嫩芽——鹅黄的芽尖顶着冰晶,像被揉皱的翡翠坠子,在料峭寒风里轻轻发颤。
“怪哉。”少年自言自语,呵出的白气裹着薄荷膏的清凉。他行医多年,认得这山上每一株草木:蕨类的脉络藏着雨季的密码,菌菇的伞盖记着霜期的长短,可眼前这株幼苗却生得奇异——五片椭圆的叶子对生茎秆,边缘的锯齿细如婴儿睫毛,叶脉间流转着淡淡的荧光,像是月光凝在翡翠里。
清越解下腰间葫芦,倒出三滴山泉水。水珠滚过叶片时,幼苗突然轻轻摇晃,竟发出风铃般的细碎声响。他愣住了,忽闻身后传来环佩叮咚,抬眼便见一位身着翠裳的女子立在梅树下。她的裙裾绣着叶脉纹理,青丝间插着支薄荷叶编成的簪子,唇角含着抹比春风更清冽的笑意:“小友可是在救我?”
清越后退半步,手按在药锄上:“姑娘怎知我在救……”话音未落,只见那女子指尖拂过幼苗,绿光骤然大盛,幼苗竟化作青烟,重新凝聚成她鬓边的簪子。少年这才惊觉,她耳后肌肤透着凉意,分明是草木化形的精魄。
“吾乃薄荷仙子青璃。”她指尖凝出片薄荷叶,叶片上的露珠映出天宫药圃的虚影,“因私取太微垣的清凉草籽下界,触怒天帝,罚我历经二十四节气劫数,方能重返仙班。如今灵魄暂附凡草,幸得公子照料。”
清越望着她发间簪子,忽想起去年冬至,曾在山神庙前救过只冻僵的绿雀——那雀儿左翼有三根尾羽,竟与眼前仙子的簪叶分毫不差。他恍然大悟,忙从竹篓里取出晒干的薄荷叶:“原来仙子早有前缘。昨夜我梦见青衣女子执灯指路,醒来便见这株灵草破土。”
青璃接过叶片,指尖掠过叶脉:“此草名曰‘冰台’,本是瑶池畔的忘忧草,吸了三千年月光精华,才修得化人形的机缘。如今凡世尚无此草,需寻处‘四象俱全’之地播种。”她抬袖指向山坳深处,那里有片被老松环绕的谷地,溪水叮咚如碎玉,背阴处残雪未消,向阳坡却泛着茸茸绿意。
二人行至谷中,清越忽然按住青璃手腕——前方巨石后传来粗重的喘息,分明是野兽埋伏。他示意仙子躲在树后,自己握紧药锄,蹑步靠近。拨开荆棘的刹那,却见只山鹿卧在枯草中,左前蹄肿得发亮,伤口处爬满黑紫色的毒线。
“是蝮蛇咬伤。”青璃现身,指尖在鹿额一点,鹿眼竟流出两行清泪。她取下簪子,放入口中轻啮,再将碎叶敷在伤口,瞬间腾起淡绿色的烟雾,毒线竟顺着叶片向外渗出,在石上凝成紫黑色的露珠。
“此毒需用晨露调和薄荷茎髓。”她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清越公子,可愿随我去山巅采露?”少年点头,解下腰间葫芦,随她踏上覆着薄霜的石阶。
山巅的望日台被晨雾笼罩,二十八宿石刻在曙光中若隐若现。青璃摘下簪子,置于石凹处,薄荷叶上立刻凝出露珠,颗颗如水晶嵌在叶心。清越看得入神,忽闻天际传来闷雷——原本晴朗的东方竟聚起乌云,金纹闪电在云中游走,隐约可见南天门前的执戟天将。
“青璃!”天帝的声音如洪钟震耳,“私授凡人仙术,还不速速归位!”青璃面色一白,簪子突然化作绿光飞回发间,她朝清越急喊:“公子快走!”却见闪电已劈向肩头,千钧一发之际,少年猛地扑过来,用竹篓挡住雷光。
竹篓中的薄荷叶轰然燃烧,却在灰烬中开出淡紫色的花——那是天宫药圃才有的“清暑仙”。天帝的声音忽然顿住,云层中落下片玉简,金光闪过,上面显出水墨字迹:“念汝初犯,且以草木之身历劫,若能遍植清凉于人间,许汝将功折罪。”
青璃瘫坐在地,见清越手臂被雷光灼伤,忙取晨露调和碎叶敷上。说来神奇,那灼伤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留下淡绿色的纹路,形如薄荷叶脉。山鹿不知何时跟至山顶,低头舔舐石凹中的残露,忽然昂首长鸣,声音清亮如击玉磬,惊散了漫天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