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小说下载网 > 穿越小说 > 神话版三国 > 第三千两百五十九章

第三千两百五十九章(1 / 2)

“东观秘阁的藏书啊,你要是赢了,我给你找一套吧。”陈曦想了想之后说道,“也不需要你抄了,作为你婚宴的随礼吧。”

陈曦顶着逆岁老叟的小号搞了很多后世的玩意儿,加之又有蔡琰打掩护,每一本书基本都能算是严丝合缝,至少就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制度确实是很难挑出这些书的论断和思想。

毕竟是站立于历史长河的下游,回望过去,古人要从这种智慧的积累之中寻找瑕疵可以说是颇为艰难,至于说为什么会有秘阁这种存在,只是因为有些书实在是不符合社会的大环境。

不能说那些书是错误的,只能说那些书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不符合当前的生产力和社会道德水准。

站立于当前社会背景存在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至于这些玩意儿就算是正确的最好也是秘而不宣。

不过秘阁的存在很多人都知道,而且里面确实是不乏一些禁书。

从这一方面讲的话理工科确实是相对好一点,文科的路线和政治思想,以及社会关系,生产力关系,普世道德和大环境方向等等在很多时候都能制造出来一大批的禁书。

没有足够的智慧和阅历,看这种东西很有可能导致三观尽碎,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社会学的研究论断和人类道德伦理并非一致。

“你当年印刷了很多吗?”诸葛亮好奇的询问道。

“这倒不是,那些书虽说有些不太合适,但你确实是不能否定里面的智慧。”陈曦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有人用刻刀制作了一份雕版。”

“也就是说制作雕版的那个人全部都看了?”诸葛亮一挑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吧。

“不识字的。”陈曦摆了摆手说道,“有些玩意儿,还是秘而不宣比较好,到时候你要是赢了,我做主,给你一份完整的。”

“好。”诸葛亮神色淡漠的说道,这个时候诸葛亮基本已经确定对方非常强了,能让陈曦下重注的人真的不多,而且诸葛亮也相信陈曦差不多知道自己有多强。

“一定要赢啊,我们就靠你了,那家伙实在是太过厉害了。”陈曦一副悲痛的神情,“看看在场这些人,没一个能战场击败对方的。”

“输了呢?”诸葛亮突然开口询问道。

“……”陈曦无奈,诸葛亮根本不上当,这完全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朝气,太过老气了。

“好吧,我会尽力的。”诸葛亮叹了口气说道,暗下决心晚上定要获胜,陈曦能作出这么一个表情,基本已经说明了对于刚刚那个像是小流氓一样的家伙极其看重。

“你说孔明能赢吗?”陈曦传音给贾诩,郭嘉,刘晔,简雍一群人询问道,“我怎么感觉孔明晚上会随便敷衍我们。”

“不,我倒觉得孔明很有可能竭尽全力,你表现的太过了,其他人可能还能糊弄,孔明绝对糊弄不过去。”郭嘉笑骂道,“你在这一方面绝对糊弄不过去孔明,不过话说回来,我也看不出深浅。”

实际上在诸葛亮从葱岭回来之后,贾诩这群人都已经看不清楚诸葛亮的深浅了,基本评价都是大致和他们一个水平,但诸葛亮真正到了什么水平,不真正下手一试,谁都没法保证。

“我们要不赌点东西吧。”陈曦眼睑微微下拉,带着些许琢磨不定的笑容对着其他人几人传音道。

“我赌淮阴侯大胜。”陈曦话音刚落,所有的文臣都给出了论断,陈曦不由得嘴角抽搐。

“你们就这么不看好孔明?”陈曦没好气的说道,“孔明可是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智者,天赋绝品,别的不说,不说后无来者了,前无古人没啥问题吧。”

“我非常看好啊。”贾诩将手上处理完的公文往一旁一丢,然后缩到椅子之中,一副慵懒的神色传音给陈曦。

“我也同样非常看好啊。”郭嘉笑骂着传音给其他人。

“附议。”简雍言简意赅的说道。

最新小说: 我的女友是idol 火影:知晓所谓未来的人啊 手拿恶女人设,假千金放飞自我! 谁言华夏无神器?开局觉醒轩辕神剑! 火凤凰之不负卿 梦寐以求的光之美少女 京夜未眠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退婚改嫁暴君,全侯府给我跪下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虐哭渣父子,前妻她惊艳全球 限时蜜爱,他缠得太要命 娇软小雌性她自带万人迷光环 被啃老后,老太靠锦鲤崽崽暴富 别惹!疯批大佬人美路子野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贵妃她靠咸鱼拿下宫斗冠军 不小心误鲨大佬之后 惜奴娇 咸鱼通房带娃跑路,世子疯魔了 和夫君互作替身后 [西游]唐僧他又在买地 娘娘她步步高升 媚香记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红楼贾政很正经 别吵,在挖墙脚 清穿之宣妃享乐日常 外室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笼中春色 桃花人家(女尊) 白切黑反派改拿深情剧本 长安秘案录 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 宠妃她有自知之明 穿进乙女游戏后被四美男围攻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 赘意 主母重生要改嫁,疯批权臣火葬场 妖心渡世 娇媚庶子皇商妻(女尊) 摇风坠 神火书 华京迷案录(探案)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谋士系统在三国 下嫁权臣 中土公主模拟器[魔戒] 小娇矜 和离后,丞相他追悔莫及 帝宠 歹竹出好笋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娘娘她总想出宫 春诱莺莺 嫤语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