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见状,也纷纷鼓起勇气跳进泥坑。起初,大家都咬着牙坚持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逐渐透支。
有个兵实在撑不住了,双臂颤抖得厉害,刚要趴下放弃。梁松眼疾手快,大喝一声:“不许放弃!”一脚踹在那兵的屁股上。这一脚,带着恨铁不成钢的严厉,更带着激励与鞭策。那兵吃痛,猛地一咬牙,重新撑起了身体。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泥坑中的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梁松的影响下,依然咬牙坚持着。雨水和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脸颊滑落,可他们的眼神中都透着一股坚韧。梁松看着大家,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注入更多的力量。
于是,他大声吼起了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穿透了风雨的喧嚣。
起初,声音还有些孤单,但很快,战士们纷纷跟着唱了起来。全连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雷霆,响彻整个训练场。激昂的歌声在雨幕中回荡,气势磅礴。
树上栖息的鸟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惊得扑腾而起。
旅里组织的比武拉开了帷幕,气氛紧张而热烈。各支队伍摩拳擦掌,都渴望在这场较量中一展身手,拔得头筹。梁松所在的队伍被分配了丛林路线,这条路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茂密的树林、复杂的地形以及变幻莫测的天气,无一不是对他们的严峻考验。
梁松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出发前,他仔细研究了地图,将每一条可能的路线都牢牢记在心里。
他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眼神坚定地说道:“兄弟们,咱们这次一定能赢!丛林虽险,但难不倒咱们!”队员们看着他坚毅的神情,心中也充满了信心,齐声回应着。
进入丛林后,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汗水很快湿透了每个人的衣衫。梁松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手中紧紧握着地图,不时对照着前进的方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汗水不停地流淌,浸湿了地图。一开始,只是出现了淡淡的水渍,可渐渐地,字迹变得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几乎难以辨认。
梁松心中一紧,看着这张被汗水浸得面目全非的地图,他感到一阵懊恼。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告诉自己不能慌,还有脑海中的记忆。
他凭借着之前对地图的深刻记忆,带领着队伍继续前行。
丛林里的道路错综复杂,各种树木、藤蔓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梁松努力回忆着地图上的标记,判断着该往哪个方向走。
可是,记忆有时候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靠,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细节开始变得模糊。他开始有些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但为了不影响队员们的士气,他依然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
队伍在丛林中穿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队员们虽然没有抱怨,但疲惫的神情已经写在了脸上。
梁松心里清楚,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尽快找到正确的路线。然而,他每一次的判断似乎都有些偏差,队伍总是在绕圈子。
他们穿过一片又一片的树林,趟过一条又一条的小溪,可离目标却似乎越来越远。
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梁松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自责。他知道是自己的失误导致了全队在山里多绕了这么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队员们疲惫的身影,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队员们看着他愧疚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埋怨,只是默默地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梁松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他知道,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必须尽快带领大家找到正确的方向,完成这次比武任务。
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结合自己仅存的记忆,重新规划了路线。这一次,他更加谨慎,每走一步都要反复确认。队员们也紧紧跟在他身后,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坚定。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梁松带领着队伍小心翼翼地前行。
他带领着队伍终于抵达比武终点时,迎接他们的只有一片空荡荡的场地。原本热闹的裁判组早已收摊离去,只留下几处被践踏过的草皮和随风飘动的纸屑,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他们的迟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却没有带来丝毫的温暖,反而更添了几分落寞。
队员们一个个低垂着头,脚步沉重,汗水湿透的衣衫贴在身上,狼狈不堪。他们满心的期待在看到这一幕时瞬间破碎,一路上的疲惫与委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回营区的卡车就停在不远处,大家默默地爬上车,车厢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沉默,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梁松坐在卡车的前排,透过满是灰尘的车窗,望着远方逐渐黯淡的天际。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是自己的失误让全队在丛林中多绕了四个小时,错过了比武的关键时间,让大家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他紧咬着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卡车缓缓启动,颠簸着行驶在回营区的土路上。车轮扬起的尘土,像是他们此刻心情的写照,迷茫而又无奈。
车厢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发动机沉闷的轰鸣声在耳边回响。偶尔有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却吹不散大家心中的阴霾。
梁松从口袋里掏出自己那份野战干粮,看着手中这块干巴巴的食物,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但很快,他便下定了决心,从腰间抽出匕首,小心翼翼地把干粮掰成了八瓣。他的动作很慢,仿佛每掰一下,都在把自己的愧疚和自责也一同分出去。
他站起身来,转身走到队员们中间,将一瓣瓣干粮依次递给大家。
老兵退伍前的最后一周,营区的氛围像是被一层淡淡的愁绪笼罩着。白天,训练依旧照常进行,口号声、脚步声回荡在操场上,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
每当夜幕降临,熄灯号响起,整个营区陷入一片寂静。然而,活动室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氛围。那些即将离开部队的老兵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
他们沉默地坐在角落里,香烟的火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偶尔传来几声轻轻的叹息。
梁松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准时来到活动室。他知道,这些即将退伍的兵心里满是不舍和迷茫,而他想在这最后的时光里,给他们一些温暖和慰藉。
他轻轻推开门,脚步声在安静的活动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老兵们抬起头,看到是梁松,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梁松没有说话,径直走到投影仪前,熟练地打开机器,屏幕上很快出现了熟悉的画面——《士兵突击》。
柔和的光影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屏幕上。当看到许三多做333个腹部绕杠那段时,整个活动室变得格外安静。
许三多那执拗、坚毅的模样,仿佛映照出了他们自己在部队里的点点滴滴。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那些一起扛过枪、流过汗的岁月,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黑暗中,有人开始轻轻擤鼻子。那声音起初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回忆,但很快,此起彼伏的擤鼻子声在活动室里响起。
有人偷偷抹着眼泪,有人咬着嘴唇强忍着情绪,可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梁松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些即将离开的兵。
这时,一个二期士官突然开了口,声音低沉却在寂静的活动室里格外清晰:“当年要不是梁队,我早就被武装泅渡淘汰组刷下来了。”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他身上。二期士官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当年。
那时候,武装泅渡训练异常严苛,他因为体力不支,在训练中多次掉队,眼看着就要被列入淘汰组。
就在他满心绝望,觉得自己的军旅生涯就要这样草草结束时,梁松出现了。梁松看着他,目光里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有鼓励和坚定。梁松陪着他一次次下水,手把手地教他游泳技巧,从呼吸的节奏到划水的力度,每一个细节都耐心指导。为了增强他的体力,梁松还专门给他制定了体能训练计划,每天陪着他加练。在梁松的悉心帮助下,他终于在考核中顺利通过,留在了队伍里。
回忆起这些,二期士官的眼眶又红了:“是梁队给了我继续留在部队的机会,让我能有这几年难忘的军旅时光。”
大家听着,纷纷点头,心中对梁松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思绪从往昔的回忆中抽离,时间又回到当下。想起新装备下发那天,全连确实像过年似的。
阳光灿烂地洒在营区,崭新的装备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战士们兴奋地围在装备旁,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而此时的梁松,却独自蹲在墙角。他背对着热闹的人群,周围的喧嚣仿佛都与他无关。
他的迷彩裤膝盖处因为长期的摸爬滚打,已经磨得发白,像一片片褪色的云朵。他手里紧紧攥着单兵火箭筒的说明书,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文字,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他身上,他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